北京中学学生“走进中国科学院”(二)
origin:This website releaseDate:2016-05-03 15:04

2016年新学期伊始,北京中学与中科院合作开设了科技英才系列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有六年级的必选课程和七八年级的拓展课程,涵盖了天文学、动物学、战争与科技等专题领域,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每周二、周三下午,中科院的专家团队、北中的科学教师会共同为同学们授课,为丰富同学们对科学的理解和探究,学校专门设计了科学专题实践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4月16日,北京中学六年级3、4班同学再次来到了中科院奥运科学园区,开展户外探究活动。本次活动以天文专题知识学习实践和动物学专题知识学习实践为主,两个班的学生交换主题,同学们在上一次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和魅力,收获颇多!

      六年级 张叶彤                

徐徐的清风,带着一丝凉意拂过我们的脸颊。看到熟悉的中科院的大门,我们仿佛回到了“故乡”一般,轻车熟路的走进去,来到楼口集合。这是我们第二次走进中科院,并将学习的内容调换了一下,我们六四班开始了天文学的学习,三班当然就是开始学习动物学。

我们的天文学老师热烈的欢迎我们的到来,并先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圆形的小广场,周围有着十根柱子,中间相隔不同距离,其中一根柱子短一截;在广场中央有一块与别处不同的砖,听老师说,这里因该有一根比其它柱子都长的一根柱子呢。老师让我们围住他,就开始为我们灌输天文学的知识,什么黄道啊,北纬啊,东经啊……我们听的津津有味,特别是我们班的天文社长,时不时帮老师补充一两句,教我们一些容易记的小技巧。接下来,老师带我们去看了真实的日晷,给我们讲了十二个时辰,和日晷针。我们这次看的日晷是赤道式日晷,日晷针正对北极星。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背面在秋天之后也可以看时间。接着,我们走向了旁边的一块石头,上面是人们模仿陨石坠落时砸的坑。终于,都介绍完了,我们来到了教室。令我们没想到的是,依然是上次的教室,依然是让次的桌子,原封不动的摆在那里,有种穿越了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中午,老师说中午天空晴朗了,教我们安装天文望远镜。本来说好的女生先安装,可是男生们兴致太高了,手忙脚乱的安上了望远镜,还是老师和我们社长一起平息,才告一段落。回到教室,三班居然也在那里做我们上次实验。我们开心的互相交流经验,分享自己的感受。

吃完中午饭,我们四班又开始了另一个实验,用弹力球模仿陨石,用沙子模仿地面,将弹力球从指定高度扔下去,再去量“陨石坑”的直径。我们马不停蹄的跑来跑去,不是球掉到别的地方去了,就是尺子没看准。虽然我们做实验做的磕磕绊绊,但是我们在同时也收获了知识与团结的快乐。

太阳高照,没有了早上的清风,却是时不时狂风大作,吹走的是早上的懵懂,吹来的是收获知识的快乐。

            六年级 郐志恒

伴随着明媚的阳光与我们的愉快心情,我们再次乘坐大巴来到了中科院进行科学研究。这一次,我们研究的主题为"陨石",对于月球上的陨石坑我一直充满着好奇,好奇它是怎么产生的,也好奇它究竟有多大。

早上九点左右,我们到达了中科院的大门口,在学校教过我们的宋老师正在等着我们呢!一下车一群同学就蜂拥而至挤到了老师面前,迫切的想知道今天要做什么实验。经询问,我们得知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关于陨石撞击地面的实验,我更是兴奋到了极点!首先,老师带我们参观了日月地广场和日晷,并告诉我们了它们的用途。这些发明都是来自古代的,所以我不禁为之而赞叹!

回到楼内,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不同种类的陨石,如玻璃陨石,陨铁等。介绍过后,老师安排我们下楼组队拼装一架天文望远镜。老师告诉我们注意事项后,大家就有条不紊的开始组装了。望远镜的组装并不难,难点是组装后的调试,这让我们费了翻周折。我们向老师虚心请教之后总结出来一些技巧,最终调准了焦距。这时已经中午十二点了,我们就上楼去吃一顿“自备”午餐了。

一顿简单的午餐过后,我们开始了下一个实验:陨石大小与其的陨石坑的关系。我们的实验材料为弹球,大中小各一个来充当不同大小的陨石,还有卷尺一套,以及充当地面的沙盘。我们在150厘米的高度让不同大小的弹球自由落体砸到沙盘中,测量其坑的直径,与弹球做比较,重复多次试验,得出最终结论。在这个实验中,我的任务是从150厘米高让小球自由落体,以及每一次试验前铺平沙子。在多次试验过后,我们组制作出了其数据的统计图和展示的ppt,圆满完成了本次实验……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不仅学到了关于陨石的知识,还体会到了团体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实验的严谨和真实性。这是最后一次参加中科院举办的外出学习活动了,所以我难免有些伤心,有些不舍。我十分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更能“腹有诗书”的同时也“腹有科学”!                      

            六年级 张蓝萱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来学习有关鸟类筑巢的知识。

上午,我们随着牛广春老师来到了一块空旷的草地老师问我们:“大家知道鸟巢有什么作用吗?”大家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出以下观点:生育,产卵,孵化,保温,隔湿和保护等。

得出结论之后我们开始进行这一天最有趣的活动了:做鸟巢!首先我们先按照鸟搭巢的惯例,先搭一个地基---圆形。接着我们组的贾子琨同学提出了一个比较奇葩的意见做一个双层,双出口的意见,结果被我们组采纳了,在地基的基础上我们用了树叶和泥巴做了地板,在捅两个洞作为出口,在外面粘了个树枝作为楼梯结果就成了双层双出口的''豪华''鸟窝。

做完了豪华鸟窝我们来到了五层的会议室进行有趣的实验:测量鸟窝的温度和湿度,具体操作如下,先将试管灌入热水,接着再将喷瓶灌满水,把温,湿度测量仪以及试管一同放入鸟巢,把一张卫生纸披在上面,每隔一分钟测量一次并往侧面喷水。接着我们发现我们的豪华鸟巢的温度在逐渐下降,而湿度则逐渐上涨。

接着我们通过这些数据进行绘制图表,并通过图表制作PPT。

做完PPT以后我们就离开了中科院,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习了有关鸟巢的相关知识,还练习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年级 王怡玮

今天,我们六三班和六四班的同学一起来到了中国科学院进行关于鸟巢的探究学习。

小小的一个鸟巢,其实有大学问。中国科学院的老师告诉我们,鸟巢作用众多,即可以躲避天敌,又可以繁衍生息。现在已经发现的鸟巢,最重可以达到九百多千克,而最小的鸟巢则与它相差千百万倍。而上午,老师就教导我们自己制作了一个小型的鸟巢。

首先,老师要求我们在规定时间内搜集各种各样的树枝,用于制作这个小型的鸟巢。废了一番功夫,我们小组的同学收获颇丰。于是,我们带着搜罗来的各种树枝,开始制作我们自己的鸟巢。

我们先用一些又细又长,韧性十足的树枝盘成一个圆环。然后在用同样又细又长,韧性十足的树枝盘成同样的形状,然后叠加,加厚加粗。我们又用了一些极易弯曲,韧劲十足的树枝完成半圆形,然后塞进圆环中间的裂缝里。然后再重复,直到把这个鸟巢编成一个排列地整齐有序的半成品鸟巢。

在然后,捡拾树叶,收集草叶,再加上湿润的泥巴,把鸟巢糊起来。这样才算完成。完成鸟巢以后,我们回到了室内。我们利用一些器材,做了一个关于鸟巢抗湿度,抗温度的实验,并且记录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数据。

吃过午餐后,我们整理好实验数据,开始制作汇报PPT。

这次活动让我们学会了很多知识。我们知道了学者的辛苦,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深入与难度。科学研究,不是一点半点的努力,而是日积月累的坚持。科学,是多少学者坚持到底的信仰,他们为科学研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奉献了自己的心血。向科学致敬,向为科学研究而奋斗的学者们致敬!






  • Share: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