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师应该要有更高的情商
origin:This website releaseDate:2015-04-18 18:34

内容提要:情商与思想品德课程有“天然”的联系,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唯有思想品德课程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第一位目标进行表述。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等,处处都能够体现对学生情商的培育。落实思想品德课程的关键在于教师,所以思想品德教师应该要有更高的情商。

主题词: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教师;情商

习近平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老话说,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情商当然要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

那么什么是情商?世界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指出,情商就是情感智商,是指人内在的精神和动力的质量。具体来说就是情绪的商数,情绪智力,情绪智能和情绪智慧。它主要指一个人的信心、恒心、毅力、直觉、抗挫力,以及合作精神等一系列与人的素质有关的反映。

比较起其他任何学科教师,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基于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殊地位,为了课程实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我们应该要有更高的情商。

一、思想品德课程性质决定我们应该要有更高的情商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主张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明晰的德育为先,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针将切实引领各学科课程的发展,尤其是德育课程的发展。

我们知道,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引领学生发展,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通常认为,这些都是大道理。但丁说:“思想道德的缺陷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的缺陷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思想道德的高度决定人生的价值、行为的高度。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决定我们教育的方向,解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方向是最重要的。从情商的角度说就是我们要认识自我,明白“我”要去哪里?思想品德教师是社会学科教师,有眼光是基本的素质,眼光在于我们是明白人,明白课程要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明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和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论语· 学而》记载:“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做一个明白人,明白的思想品德教师,学会认识自我,认识课程,认识社会,做一个高情商的思想品德教师,这是思想品德课程性质所决定。

二、思想品德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应该要有更高的情商

思想品德课程“回归生活”,希望超越以往学科知识观的局限,不再过于追求知识的逻辑线索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完备性,而更加重视学生如何发展,更多考虑知识与学生年龄、心理、生理特征的关系,与他们不断经历和扩展的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帮助形成良好道德,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事实上,道德教育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自身已有经验进行反复解释、理解和消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取道德知识,德育是在个体原有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升华、超越、完善的过程。德育最终指向品德的形成,情感的发育,习惯的养成,以及不断通过行动去锻炼。这个过程需要个体不断的感悟、领会、迁移,因此道德教育是个体自主建构的过程,需要通过直接经验将正确的道德目标传达到个体的精神世界,它需要有外部力量的引导与规约,但绝不仅仅是外部力量塑造的结果。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现代社会,人们身处多元化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中,心理矛盾和冲突普遍存在。激烈的竞争使每个人都要面对来自工作、生活、学习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难免使人们处于紧张、烦躁、焦虑的情绪之中。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的一时情绪发泄,不仅影响教师自己的工作、生活,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甚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教师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做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做一个自由而全面的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和挫折,灵活的调整心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学会陶冶性情,学会放松,养成开朗、豁达的性格。真可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达,勿教于人。

三、思想品德课程目标激励我们应该要有更高的情商

思想品德课程着眼于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使学生在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成长、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逐步树立道德理想和公民意识,增强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锻炼公共生活的基本能力,从而为使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更多体现在公民意识教育上,即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即权利和义务教育、社会规则意识教育、亲社会行为养成教育、公共精神和公共生活教育等方面。当然,合格公民教育不仅应该是“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等的理性认识,而且应该是“通过公民的教育”,即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公共生活来获得公民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有足够的能力真正承担公民的职责,以及“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即公民教育的对象不仅仅专指儿童,还应该包括所有成年人。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承担这样光荣而艰巨的目标前,我们需要的是“更高的情商”,能设定目标,自我激励。美国心理学家洛克提出目标设置理论指出,挑战性的目标是激励的来源,因此特定的目标会增进绩效;困难的目标被接受时,会比容易的目标获得更佳的绩效。目标是一个人试图完成的行动的目的。目标是引起行为的最直接的动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重视并尽可能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发动机的重要过程。被称为中国CEO第一人的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你能够翻多大筋斗,我就给你搭建多大的舞台。”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思想品德课程的总目标,是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活动基本的、整体的要求和规定。道德修养无止境,自我激励无止境,我们的合格公民教育无止境。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卓越的思想品德教师理应要有更高的情商。

四、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培育我们应该要有更高的情商

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中有专门的章节“成长中的我”特别针对学生的情商培养。比如在集体中成长就要求我们自觉做到换位思考、宽容他人、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平等待人等,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实现自己在集体生活中的更好成长。又比如自尊自强要求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体会生命的价值;养成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精神;分辨是非善恶,学会选择,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成为自我负责任的人。还比如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压力、承受挫折、坚强的意志等等。这些都是情商中的核心要素。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力•霍力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指出:一个有更高情商的人要能处处地为他人着想,懂得关心人、理解人和尊重人。英国有一个著名的芭蕾舞童星埃利,戴安娜王妃在看过她优美的舞姿后曾夸奖他像“一只洁白的小天鹅”。不幸的是埃利在十二岁时患上骨癌,准备截肢。在手术前,埃利的亲朋好友 以及他的观众闻讯起来探望,对埃利进行安慰。这个说:“别难过,说不准还会出现奇迹,还有机会慢慢站进来呢。 ”那个说:“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一定要挺住,我们都在为你祈祷。”埃利一言不发,默默地向所有的人有礼貌地以微笑致谢。戴安娜也在百忙中来到了埃利的病床前,她把埃利搂进怀里说:“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伤心,痛痛快快地哭吧,哭够了再说。”埃利一下子泪如泉涌。埃利觉得最能体贴、理解她的就是这样的话。戴安娜无疑是一个有很高情商的人。

现代课程理念指出,以学定敎。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和学生在各场合打交道,课堂内、课堂外,校园内、校园外,要和各类学生打交道,学优生、学潜生,有个性的、共性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她(他)最需要什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宽容学生,尊重学生,要走进学生心里,用自我的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影响学生,用真心换真心,用行动感染行动,用情商点燃情商。如此,我们才会有更高的情商。

五、思想品德课程实施呼唤我们应该要有更高的情商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课程,是促使人在身体、智力、情感、审美、精神等方面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和个性的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笔者尝试利用各类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演讲、辩论、小品演绎法等多种生动的教学形式,使其在明辨是非的学习过程中感悟人生真谛,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中体验思品课的教育目的,在小品表演中增加人生阅历、丰富人生经历,在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过集体生活、分享人生的得与失。还利用视频影像、IMOVE展示、游戏、活动等方式创设不同体验的情境,引导学生在不同体验情境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提高能力。这些情境包括真实性即生活性情境,如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自控力问题;典型性情境,如在思考具体问题中,体验不同意义和感受;情感性情境,如设置某种现象的情境,或是利用美术作品之间的对照体验不同情感。尤其是思想品德合作学习,它是以学习小组或团队作为基本组织形式,通过互动协作的方式,共同讨论、调查、展示,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鼓励、承担责任、平等参与,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道德经验,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使学生在渐进性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完成道德学习,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的价值。

哈佛大学的师生认定一条定律,在生活中,成功者无一例外都是重视人际关系的人,他们善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更善于利用人际关系来为自己服务。思想品德课堂通过上述的种种方式的广泛实施,把思想品德课堂演绎成了“小课堂大社会”,和谐了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有资料表明,表现平庸的人遇到技术上的困难时,会打电话向各方面的技术专家求助,然后等他们的回音,却往往等不到。而成就杰出的人却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因为他们已经建立了可靠的关系网,当他要找某人,总是很快就有回音。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更需要根据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生活经验、不同身心特点引人不同的学习方式,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学习机会,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让孩子们都有话可说,使思想品德课堂成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共度美好时光的场所。这要的是我们老师不断满足学生对课堂“多开展活动”的需求,也只有“更高情商”的思想品德教师才能有效回应学生的这些呼唤。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今天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家霍华德•嘉纳说:“芸芸众生中,命运之神往往青睐生活中的强者——他们不是命中注定有惊人的成就,后天的努力才是他们事业成功的归因,而情商则是命运天平中关键的砝码。情商较高的人,一般能把握住生活的机遇,最终取得成功。”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老师的发展,为了思想品德课程,我们应该要有更高的情商。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著《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中信出版社,2010年10月。

2.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3.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4田鹏著《哈佛情商全书》朝华出版社,2011年6月。

 


  • Share:
Links